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津数港  >  数港专栏 > 正文

一周大数据·天津 | “国际标准立项”、“跨省通办”,本周津城数字化发展新动向

来源:津云 发布时间:2024-07-20

保税区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


抵押权注销与抵押权首次登记合并办理

  近日,天津港保税区完成全市第一例通过“跨省通办”模式实现抵押权注销与抵押权首次登记合并办理的业务。

  据了解,河北省涿州商业银行客户王先生办理一笔贷款业务,需要将其名下坐落在天津港保税区的房产进行抵押,希望能通过“跨省通办”模式完成手续办理。

  天津港保税区规建局接到河北省涿州商业银行提出的需求后,随即安排业务专员与申请人进行对接,在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登记处指导下,以“权利人异地申请+不动产属地审核”为原则,指导申请人准备申请材料、完成系统上传登记等步骤,并为申请人开辟绿色通道,在受理当天同时完成抵押权注销及抵押权首次登记,生成电子证照,办理纸质证书邮寄手续。

  据了解,2023年12月27日,我市与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部门签订“跨省通办”合作框架协议,将转移登记、抵押登记、预告登记、其他登记和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5大类16项高频业务事项纳入首批“跨省通办”事项清单,逐步覆盖国有土地上全部房屋登记网办业务。

  下一步,天津港保税区将继续深化“跨省通办”模式,探索尝试多种类不动产登记业务,进一步提高登记效率,通过“互联网+不动产”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登记服务。


天津市推行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首批清单


  7月18日,记者从天津市医保局获悉,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市医保局推行首批32项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以国家和我市重点事项清单为基础,从解决参保人员、用人单位、医药企业和医药机构的实际需求出发,围绕参保缴费、跨省就业、就医购药、生育入学等15类面向管理服务对象的常见服务场景,实施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具体措施,不断提高群众、企业和医药机构获得感。

  创新落实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对可在本市落户的新生儿,实现出生、落户、参保缴费、办理社保卡“一站式服务”,同时凭医保码实现直接就医结算。对尚未落户或已落户外地的新生儿,可凭出生医学证明办理居民医保参保缴费手续,在出生后180天内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实现直接就医结算,本市新生儿参保、就医更加便捷。

  创新开展异地就医结算“一件事”。将原异地就医备案“一件事”升级为异地就医结算“一件事一次办”,将异地就医备案服务延伸至街镇、村居和自助服务终端办理,推进异地就医关联事项一站式集成办理,在手机端集成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异地联网门慢特登记变更、异地垫付申请等业务,提供异地就医备案记录、异地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异地就医台账查询服务,实现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结算“跨域通办”“异地可办”“一件事一次办”。

  创新开展女职工生育“一件事”。本市灵活就业女职工可线上集成办理妊娠登记、异地分娩登记,生育后可在线申报生育津贴。生育期间发生的符合规定的产检、门诊、住院医疗费用可直接结算,生育保险报销待遇“免申即享”,医保部门10个工作日内办结生育津贴审核支付,实现产妇生育全程“无纸化”。

  今后,天津市医保局将做好首批清单的组织实施,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确保惠民政策做实做深做细,同时,推出第二批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事项,推动更多医保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异地可办”,多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实事。



实现国际标准立项!天津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取得新成果 


  日前,《IMT-2020及其更高版本支持的智能电网监测参数》新标准立项提案的正式获批,国网天津信通公司在科技创新领域再添佳绩。“这是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首次在ITU国际标准组织实现国际标准立项,也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ITU-T SG11牵头立项的首个国际标准,标志着公司在赋能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国网天津信通公司数据管理中心主任孙轶凡说。

  国网天津信通公司在天津公司党委坚强领导下,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聚焦内外部发展需求,打造全方位创新体系,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据介绍,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国网天津信通公司紧跟发展形势,强化科技创新管理,以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瞄准能源领域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建立科技创新立项储备池、建立实用化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实施开展“揭榜挂帅制”、推进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建设、实施高端人才引领工程,发挥科技创新机制保障作用,为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提供“试验田”,全面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近年来,国网天津信通公司首创建成数据共享创新应用平台,支撑基层一线自主开发数据应用715个,平台获评国网公司第六届青创赛一等奖;在国网系统内率先研发数字审计机器人,审计效率提升60%以上,获评中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成果一等奖;牵头管理的天津市能源大数据仿真重点实验室承担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技术领域科技项目19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1项,推动8项专利技术实现成果转化。

  2023年5月,国网天津信通公司联合河北区科技局、中国能源研究会、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13家政企学研单位,累计开展项目攻坚合作7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幅提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协同打造联合创新生态。

  2024年5月10日,由国网天津信通公司牵头,联合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信,提出的《IMT-2020及其更高版本支持的智能电网监测参数》新标准,先后通过国内对口组、工作组及国际研究组全体会议多轮评审,最终获批立项。

  “ITU国际标准的成功入围,为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打造了新的明信片,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在更大范围内整合优势创新资源要素,未来推动更多创新实践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碳资产运营服务、自主可控信息技术等领域落地应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做出更大贡献。”天津公司信息技术高级专家于海涛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