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津数港  >  数港专栏 > 正文

一周大数据 | 北京政府机关将全面推进首席数据官制度;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廊坊正式上线;浙江发布……

来源:天津数港 发布时间:2023-10-22

北京

政府机关将全面推进首席数据官制度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北京市经信局近日发布的《北京市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北京将在全市政府机关内全面推进首席数据官制度,建立健全数据汇聚、治理、共享、开放、应用和信息化统筹工作机制,创新数据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模式,提高数据治理和数据运营能力和水平。


工作方案选取了13家北京市级委办局、各区级政府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试点单位,自行灵活设立首席数据官,职责范围包括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资源管理、提升指导监督能力、提高数字思维素养、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等。同时,工作方案还鼓励各区级政府在选取有条件的下级单位开展试点工作,积极鼓励各类企业设立首席数据官。


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经济时代,设立首席数据官制度,将有助于统筹数据战略实施、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与开发利用。“本次发布的工作方案是北京市领导干部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领域的首个试点方案,鼓励试点单位先行先试,真正实现数据管起来、用起来、活起来。”



河北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廊坊正式上线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以“数聚廊坊 智享未来”为主题的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线仪式在河北廊坊举行。该中心以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为底座,作为一体化城市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旨在解决算力普惠、科研创新、应用孵化与落地、人才培养等AI发展关键问题,让AI算力像水和电一样成为城市公共基础资源,为河北及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廊坊地处北京、天津、雄安黄金大三角的核心区。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部县(区)在大兴国际机场带动下跨越发展、南部县(市)与雄安新区联动发展全面提速。目前,廊坊正在着力打造世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并明确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廊坊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是河北省首批重点支持的产业集群之一。


  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2022年,廊坊在河北省率先启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新赛道。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四大平台,形成“一中心、四平台”架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中心”)承载基建基础设施、软件基础设施及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四大平台包括公共算力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和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今年6月,计算中心获得科技部颁发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筹)。


  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负责人张斌介绍,该中心是廊坊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廊坊将依托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汇聚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同时,孵化一批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积极面向产业赋能,推动京津冀地区千行百业智能升级,牵引京津冀创新成果在廊坊转化。近日,以“数聚廊坊 智享未来”为主题的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线仪式在河北廊坊举行。该中心以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为底座,作为一体化城市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旨在解决算力普惠、科研创新、应用孵化与落地、人才培养等AI发展关键问题,让AI算力像水和电一样成为城市公共基础资源,为河北及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廊坊地处北京、天津、雄安黄金大三角的核心区。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部县(区)在大兴国际机场带动下跨越发展、南部县(市)与雄安新区联动发展全面提速。目前,廊坊正在着力打造世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并明确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廊坊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是河北省首批重点支持的产业集群之一。


  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2022年,廊坊在河北省率先启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新赛道。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四大平台,形成“一中心、四平台”架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中心”)承载基建基础设施、软件基础设施及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四大平台包括公共算力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和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今年6月,计算中心获得科技部颁发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筹)。


  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负责人张斌介绍,该中心是廊坊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廊坊将依托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汇聚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同时,孵化一批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积极面向产业赋能,推动京津冀地区千行百业智能升级,牵引京津冀创新成果在廊坊转化。


浙江

发布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 算力服务发展指数全国第三!

来源:“人民邮电报”微信公众号


10月14日,由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主办的“大模型时代的算力新基建论坛”在宁波举办。本场论坛以“算赋百业,智创未来”为主题,发布了包括浙江省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2023年浙江省算力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浙江省算力设施典型案例》等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成果。


记者在会上获悉,浙江省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由浙江省委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通信管理局、杭州市经信局、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等单位共同发起,该平台汇聚浙江省算力资源,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层级算力服务资源池,实现在浙江省范围内多元异构算力资源的融合调度和弹性供给。


《2023年中国算力服务研究报告》显示,浙江省算力服务发展指数位于全国第三,位属第一梯队。会上,由13家算力设施共享合作单位共同签署《浙江省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战略合作协议书》,旨在充分利用各方技术积累及其创新应用,助力浙江持续发挥数字经济领先优势。


论坛上发布的《2023年浙江省算力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浙江省数据中心共计166个,其中已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28个,在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15个。算力资源布局较为集中,分布于以杭州为中心的浙北与浙中区域。浙江省全面推进老旧数据中心改造,持续降低能耗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在会上表示,当前我国算力产业建设的核心是生态。下一步,应加大行业生态方面的投入力度,鼓励使用国产软件。在建设大模型软件生态方面,郑纬民认为要在编程框架、并行加速、通信库、算子库、AI编译器、编程语言、调度器、内存分配系统、容错系统、存储系统等十个方面做好软件开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