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大数据 | 上海数交所推出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专项补贴;数字重庆,开局良好;“爱山东”4.0版本焕新升级……
激活数据要素市场潜能,上海数交所推出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专项补贴
为持续活跃场内交易、加快培育数商生态,上海数据交易所于7月25日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专项补贴的通知》,试点实施专项补贴,支持数据产品登记挂牌和交易,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乘势而上。
本次首期试点将在浦东先行先试,面向注册地及税收户管地均为浦东新区的数据产品交易相关企业,在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间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企业可申领补贴:在上海数交所首次登记并挂牌的数据产品供方企业,按照每家不超过10万元的额度给予一次性补贴;在上海数交所挂牌交易或购买数据产品的交易合同个数不小于10个,且交易金额达到500万的企业,按照每家不超过20万元的额度给予一次性补贴。
数据作为驱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重要生产力。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估,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不断深入,“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要素流通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至10000亿。要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要素的合规高效流通使用是最关键的任务之一。
上海数交所立足浦东,面向全国,持续推动数据要素流通、释放数字红利、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作为数据产品流通交易的组织者,上海数交所汇聚优质数据要素资源,构建了金融、航运交通、国际等多个数据产品板块,挂牌产品近1400个,同时着力构建合规保障、信息发布、供需对接、交易服务等功能,持续组织DSM(Demand Supply Meeting)、DET(Data Ecosystem Training)系列活动,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
接下来,上海数交所将围绕促进场内交易推出更多配套的市场活动和交易服务,扩大覆盖范围,繁荣数商生态,鼓励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交易,充分激发数据要素市场活力,不断做大市场规模。
数字重庆,开局良好!
4月25日,重庆市召开数字重庆建设大会,出聚焦“一年形成重点能力、三年形成基本能力、五年形成体系能力”目标,加快建设“1361”数字重庆建设整体构架,形成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重大应用,打造引领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市域范例。
7月27日,市委召开数字重庆建设推进会。3个月过去了,数字重庆建设进展如何?取得哪些成效?一起来看看数字化建设的亮点——
“1361”建设进展
“1”
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
“渝快办”支撑
22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上线运行
“渝快政”完成132项核心架构调优
作为数字重庆建设的基础底座,一体化平台包含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四纵四横”支撑保障体系和“两端”集成入口。
其中,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是一体化平台的管理服务系统;“四横”包括基础设施、数据资源、能力组件、业务应用;“四纵”包括标准规范、制度规则、安全防护、工作推进;“两端”分别是“渝快办”“渝快政”。
目前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已上线,针对“突发快响”的65类数据需求申请,该系统数据目录中的39类数据可快速提供服务使用,剩余26类数据则是通过该系统供需对接系统传达到数据部门完成编目归集。
在基础设施体系方面,全市“政务云”服务器达到3200台,接入单位达到1367个,新建成全市物联感知系统,接入摄像头、传感器、卫星、无人机等117类、157.34万个设备。
在数字资源系统方面,全市编目公共数据45303类,新归集134类数据、3467个数据项、10.58亿条数据,形成婚姻登记、个体经营者等229个数据服务接口;在重点应用环节,梳理473类数据需求,归集386类数据、4352个数据项,构建“八张报表”、“八张问题清单”、基层智治等9个专题数据库,推动构建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等8个数据仓。
在能力组件体系方面,形成统一组织架构、电子地图等12项统一类组件;通过开放50多个能力组件场景,助推“满天星”计划;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共上架能力组件105项,调用量超700万次、成功率99.8%。
“渝快办”支撑22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上线运行;“渝快政”完成132项核心架构调优,形成即时通讯、消息必达等16项协同功能,实现3项协同能力,注册用户53万、日活跃用户峰值40万。
“3”
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区县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镇街基层治理中心
开发上线业务协同网关、事项中心等
12个重点能力组件
“三级治理中心”是数字重庆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市开发上线业务协同网关、事项中心等12个重点能力组件。
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方面,实现对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事件的协同联动,形成“感知发现、决策指挥、反应处置、终端反馈”工作闭环。
区县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方面,在九龙坡、武隆、奉节、巫山试点区县治理中心,形成“区县数字驾驶舱”,向上可联通市级中心,向下可联动基层治理中心。
镇街基层治理中心方面,在南岸、渝中、渝北等30多个区县200个镇街开展基层治理中心试点,实现10.5万名网格员组织在线、人员在线。
“6”
数字党建 数字政务 数字经济
数字社会 数字文化 数字法治
数字党建 持续完善数字党建目标任务和体系构架
持续迭代完善数字党建目标任务和体系构架,细化6条跑道、24个应用,细化124个功能模块,提出改革举措75项,2/3的应用“三张清单”通过专题组审查,其中8个应用纳入全市“一本账”、占全市30%。
10月底前,新增7个应用纳入全市“一本账”;今年底前,18个非密应用全部纳入全市“一本账”,建成党建统领典型应用场景25个,提速数字党建6条跑道实战能力转化,推动8个应用进入开发建设阶段,实现5—6个重大应用上线。
数字政务 初步完成45个“三张清单”
建立协调调度、包联指导等8项制度,将7条跑道细化为32条子跑道,20个成员单位梳理一级业务228项,二级业务1045项,形成72项核心业务,初步完成45个“三张清单”,其中4个纳入重大应用“一本账”,启动18个典型应用开发。
10月底前,提前完成“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应用场景50件;今年底前,力争上线“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应用场景70件,上线城市运行管理、渝运安等10个以上应用,确保各跑道至少上线1个以上典型应用,完成5项年度核心指标任务。
数字经济 建成17家智能工厂 224个数字化车间
逐步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迁移智慧商务大数据平台,开发数智经信、智慧长江物流等系统,谋划产业一链通、农品慧、国资运营监管等平台;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技创新等4个领域启动智能单元建设;建成17家智能工厂、224个数字化车间。
11月底前,完成15个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今年底前,新建创新示范工厂、5G全连接工厂各10家,累计培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150家。
数字社会 形成884+N的业务应用体系
形成884+N的业务应用体系,面向智慧城市、现代社区、活力乡镇、数字农村等4个社会空间,教育、居住、交通、卫生等8个重点领域,形成医保应用、渝振兴、渝赛通等8条应用跑道,开发出涉及智慧住房服务、渝你同行等N个应用场景。
今年底前,通过专题论证审查完成“三张清单”编制,纳入“一本账”。
数字文化 民声直通车应用 接入30个区县
民声直通车应用接入30个区县,“三情联动”监测信息提升至9万条/日;谋划文物保护、非遗传承应用,调整打卡长江,千秋红岩应用跑道;“打卡长江”应用得到文旅部表扬。
今年底前,编制完成8个应用“三张清单”,6个应用进入全市“一本账”并上线运行,建成1个“一地创新、全市共享”应用、1个具有全国影响力、重庆辨识度应用。
数字法治 迭代升级“1446”数字法治系统2.0版
制定了5项重点能力年度量化指标,目前有4项完成;迭代升级“1446”数字法治系统2.0版,增设平安建设跑道,谋划预警、闭环管控等15类实战应用场景;收集应用需求意向34个,编制完成7项重大应用“三张清单”,其中5项进入数字重庆建设“一本账”。
今年底前,做好持续迭代升级构架体系,强力推进应用迁移,推动重大应用建设等3项工作。
“1”
构建基层智治体系
全市200个镇街部署智治平台
线下“一中心四板块”试点镇街拓展到682个
全市200个镇街部署智治平台,线下“一中心四板块”试点镇街拓展到682个,开展3次视频培训试点镇街人员820人次;全市形成网格6.4万个,比4月底前增加1296个。
10月底前,全市1031个镇街90%以上建成“一中心四板块”、60%以上部署智治平台;今年底前,分片区开展网格员全覆盖视频培训。
山东:“爱山东”4.0版本焕新升级,亮点众多,只为让生活办事更轻松
服务不打烊,陪伴到永远。作为“数字强省”建设重要成果,“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自上线以来,不断打磨、优化,从1.0版本初步实现重点政务服务掌上办,到2.0版本基本覆盖生产生活、教育医疗等常用领域服务,再到3.0版本智能化效果初显,企业群众办事更轻松。一路走来,“爱山东”为1亿多用户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
为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爱山东”4.0版本重磅上线
新版本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便民
助力群众充分享受数字强省最新成果
让企业群众生活更轻松
01 新增鲁通码,一码通齐鲁
鲁通码将多个码融合成一个码集中展示,用政府“证照库”替代群众手中“档案袋”。
扫码免证办事。鲁通码支持群众在各市县政务服务大厅扫码取号和亮码办事。通过鲁通码即可进行证照授权,政务服务平台将自动获取电子证照,实现群众免证办事。
酒店免证入住。鲁通码打通公安微警务、旅业安全管理等平台系统,已接入济南、青岛、淄博、潍坊四地酒店,未来将逐步打通全省酒店,亮码扫一扫,即可实现酒店免证入住。
目前,鲁通码已实现政务办事、酒店入住、门禁通行、医疗健康、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6大类200余项场景应用亮码即用。
02 一站式办事,服务更聚合
“爱山东”4.0版本更加注重服务聚合,立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聚合出生、教育、工作、置业等不同人生主题服务,“政”事简单办,服务更高效。
开设服务“旗舰店”,集中展示特色政务应用,首页轻轻一拉,服务快速直达,畅享一站办事新体验。
婚姻生育、房产办理、企业开办……8项人生大事轻松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不怕盛夏烈日,也不怕节假日,只需在家动动手指,“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政策兑现掌上办,助企纾困免审即享,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
03 智“惠”新生活,场景更丰富
打造全新智“惠”生活板块,推动服务理念由“办事轻松”向“生活更轻松”转变。
聚合“住行医游学”多类主题,物流寄递、房源超市、就医问诊、文旅活动,生活所需即是努力方向。
升级支付能力,缴费类型覆盖水、电、暖、燃、社保费、话费、违章罚款,真正成为群众生活百宝箱;电子证照、电子证明随身带,身份证、社保卡等500余类电子证照亮证即用,新增证明卡包,办事更方便;一键切换“老年模式”,让老年人无碍更有爱。
04 智能化加持,功能更强大
打破服务壁垒,个人、法人账号一键切换,体验更加智能。
推出“授权”功能,提供身份授权、办事授权等全方位授权服务,足不出户,即可轻松代办;授权记录随时可查、授权使用记录全程追溯,信息数据更安全。
新增电子签名功能,解决全程网办中的纸质材料手写签名的问题,实现办事零跑动,网办过程再提速。
增强AI智能客服能力,7*24小时问答服务,服务体验更通畅。
05 积分兑礼物,玩法更多样
为不断提升“爱山东”平台的趣味性,新版本丰富积分使用场景,完善积分商城体系,做任务赚积分,轻松兑换“爱山东”周边礼物,提高用户的持续活跃留存。
上线“短视频”,生活科普小知识、新鲜见闻……足不出户增见识,云观“政事”拓眼界。
未来,“爱山东”将重点考虑提供更多玩法,为用户带来更多趣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