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津数港  >  数港专栏 > 正文

一周大数据·天津 | 人工智能、区块链、智算服务......这些区有新成效

来源:津云客户端、“天津河西”微信公众号、“和美南开”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12-16

滨海新区

“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

第二期试点工作交流活动召开

12月13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二期试点工作交流活动在滨海新区召开。

活动上,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张兴瑞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已成为美丽滨城的一张靓丽名片,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和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新区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积极鼓励学校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践,加快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教育高地。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光明表示,作为天津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综合性教育智库,教科院将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的顶层设计,持续加强对两期试点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认真落实央馆的各项工作部署,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数字素养和人工智能应用能力,营造良好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环境,为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贡献更多的天津力量。

为进一步了解学校的人工智能课程开展情况,此次参会的省、县(区)负责同志一行前往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参观,并观摩了由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李敏老师执教的《有AI无障碍——助力失语人“发声”》一课。

李敏老师从简单的手语学习导入课堂,带领学生通过人学习手语的过程推测计算机学习的过程,并通过“小飞”机器人开展编程实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机器识别及其成果应用。课堂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失语人说出爱的过程,不仅实现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是在创新探索中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天津市教科院教育技术与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淑印进行课程点评,她认为这一节课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进行了有机整合,将知识建构和项目实践有机结合,更是将教学与育人有机结合。

圆桌环节,各省级电教部门、试点区、试点校相关同志专题讨论了试点工作思路、遇到的问题及计划。众多区域代表从日常试点工作推进、师资培训、特色化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反思,以及当前遇到的问题做了交流探讨。

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方华表示,央馆人工智能课程是非常成熟的,通过规模化应用试点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人工智能素养、创新思维,推动滨海教育更加有特色高质量发展。

据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组副组长刘国飞介绍,今年央馆第二批规模化应用试点遴选了23个试点区、7个培育区以及172所试点校,其中滨海新区是试点规模最大的试点区。他表示,人工智能素养培养已趋于社会化、综合化,要拥抱新技术和新应用,激发大模型智慧辅助能力在未来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要超越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活动当天还举办了小初高教师培训,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霍芬芳老师、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蔡淳老师、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郑敏祥老师分别进行了课例分享,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组多位专家现场开展“央馆人工智能课程”理论与实操培训。


河西区

首家区块链主题科技馆揭牌

12月12日,由河西区科协、区科技局、天津引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河西区区块链科技馆揭牌仪式举行,河西区首家以普及区块链技术知识为主题的专业科技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据介绍,多年来,河西区深入推动全域科普体系建设,以全民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在加强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中,河西区坚持多元化投入方式,持续开展科普阵地和科普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天塔街宾水西里、越秀路街红波里等5个社区综合科普馆以及“五一阳光”科普长廊、金山里科普墙等设施。大力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先后在下瓦房街、柳林街兴建了“钢铁”主题科普馆和“港口”主题科普馆,打造了更多群众身边的科普教育阵地。

在区科协、区科技局的共同推动下,天津引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致力于区块链平台研发、区块链技术与产业结合落地应用及生态建设的同时,积极履行全域科普社会责任,主动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将2022年新建成的天津市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展厅,作为区级区块链主题科技场馆面向社会开放。

区块链科技馆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设置序章区、企业介绍区、创新应用区、3D数藏体验区、展望未来区共五大展区,通过多媒体影音、可视化交互等方式介绍区块链的基本概念,动态展示区块链技术在智慧金融、碳中和碳达峰、数字藏品、政务、教育等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将在提高人们的数字素养和科学素质,推动全域科普与科技创新的互促互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南开区

梧桐树吸引凤凰来

天开智算“芯”怀远大

自2023年5月18日开园以来,天开园积极探索“学科+人才+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发挥高校创新优势和策源功能,建立高校与产业园区“握手”通道,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吸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入驻,天开智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开智算”)就是这样一家高科技企业。

天开智算总经理赵毅介绍,天开智算主攻绿色智算中心的建设运营,致力于打造“算力+能力”的新型智算底座,为大模型、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科技公司提供高效便捷算力服务。

“我们所期望的就是立足天开园、服务天津市、辐射京津冀,与天津各高校开展联合研发,努力实现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化的‘惊险’一跃。”赵毅说道。

在赵毅看来,天开智算的目标就是推动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城市算力底座。天开智算目前已与天津科创天使投资有限公司进入了天使轮的投资意向签约阶段。

“我们从注册成立到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完成了数百万元的业务、2000万元左右的合同订单。同时,公司对明年的业务加紧布局,与天津市政府以及大型企业的算力基础设施(智算中心)建设的战略协议都在陆续签署中。”对于未来前景,赵毅显得信心十足。

赵毅介绍,天开智算在2024年将会把发展重心放在智算中心建设运营、智能硬件设备销售以及软件生态链的打造方面。计划投资1.5亿元,在天津投建200P智算中心,为天开园及天津地区的AI企业提供算力服务,预计该项投资每年营收规模将超过5000万元,公司总营收预计达到1亿元。

“天开智算产业链企业涵盖智能终端产品、智能算法等前沿领域,我们将助力打造天开园‘算力+能力’的新型服务体系。目前,随公司入驻天开园的生态链企业已达三家,还有数家企业在进行前期的沟通和入驻谈判。”赵毅说道。

在谈到天开园对企业的金融、财税、知识产权、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持时,赵毅表示,在企业实际运营的过程中,他们都感受到了天开园立体化的服务体系。

“从入驻开始,科创天使、农行等金融机构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企业在天开园落地的同时,天使投资和金融机构的服务就开始发挥作用,做到了无缝衔接。落地伊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就与企业进行了主动对接,从介绍政策到提供申报绿色通道,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各项金融支持,让赵毅对未来信心倍增,“对于科技企业,市科技局和天开园制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验证、高端人才引入等奖励和补贴政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推动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