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大数据 |合肥打造国际领先量子科技与产业“双高地”;宁波构建高能级产业集群;鄂尔多斯市数据共享互联 更好服务群众......
安徽省
合肥:打造国际领先量子科技与产业“双高地”
来源:科技日报
2月4日,在安徽合肥高新区的科大国盾量子科技园,科研人员正在加紧调试即将发布的新一代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操控系统。几位工程师端着笔记本电脑,站在超导量子计算操控系统前,悉心观察系统能否精准操纵量子计算机“大脑”里的量子比特,并读取微波信号。
“跟上一代产品相比,新一代设备的集成度提升了大概10倍,是目前国内体积最小、性能最优的操控系统。”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盾量子”)技术专家李东东博士说。
2月初,科技日报记者在合肥高新区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合肥高新区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家实验室,围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以科研成果孵化转化为核心,以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为突破,以产业聚集发展为路径,加速推动量子科技成果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全力打造“量子科学”“量子产业”双高地。
好政策吸引量子企业纷纷入驻
当前,位于合肥高新区创新产业园三期的两栋办公大楼正在装修。未来,这里将是成功推出我国首台模块化离子阱量子计算工程机“天算1号”的启科量子的总部。
“这两栋楼总共11000平方米,合肥高新区给我们免费使用5年。感谢政府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政策。”启科量子联合创始人兼CTO陈柳平说。
全国量子看安徽,安徽量子看合肥,合肥量子看高新。“合肥高新区量子产业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安徽省、合肥市和高新区三级政府对量子产业的高度重视。”2月3日,合肥市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季超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2020年11月,合肥市发布了《合肥市量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合肥市高新区管委会制定《合肥高新区未来产业发展规划》,聚焦“世界量子中心”战略目标,以量子信息为核心,打造全球量子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试验田。
“我们把量子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纳入合肥‘三新’‘三首’产品清单,支持量子企业拓展市场和示范应用。”季超说,“合肥高新区专门出台政策,为量子领域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体检就医、学术休假等服务保障,营造爱才敬才生态,让人才安心留下、舒心创业。”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合肥高新区为初创量子企业起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资金政策支持。正因为此,启科量子、微观纪元、合肥知冷低温、瀚海量子等项目于2023年纷纷落地合肥高新区。“合肥市、高新区给科创企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温暖,为企业研发创新、养人留人创造了优异环境。”国盾量子董事长应勇说。
量子信息产业已初具规模
好政策吸引了全国顶尖企业入驻合肥高新区,使该区成为全国量子信息产业发展集聚区,合肥市逐渐构筑以高新区“量子大道”为核心的产业发展高地。
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是中国电信全资设立的子公司,2023年5月在合肥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省市科技主管部门将我们纳入了2023年度量子领域重点产业链企业,对我们申报量子信息安徽产业创新研究院给予了大力支持。”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振说。
“央企布局合肥是量子产业的标志性事件。”季超说,“目前,高新区量子信息产业已初具规模,构建起了量子信息产业生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合肥高新区共有量子企业58家。其中,从事量子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核心企业25家,位居全国首位;量子上下游关联企业33家。“合肥高新区量子核心企业中有1家上市公司国盾量子;2家独角兽企业,分别是国仪量子和本源量子;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是启科量子。”季超介绍。
量子科技是颠覆未来产业格局的关键。合肥高新区前瞻布局量子产业,下好先手棋,提出加速建设国家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打造国际领先量子科技、产业“双高地”。
合肥市市长罗云峰表示,合肥将牢记“国之大者”,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强国、科技强省战略,拿出最优资源,倾尽最大努力,坚定支持量子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高水平推动量子前沿科技攻关,加速量子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高标准建设量子领域孵化载体、拓展应用场景,打造融合集群的量子产业生态;高质量做好人才引进、生活配套等服务保障,奋力在科技强省建设中走在前、作示范。
浙江省
宁波江北区构建高能级产业集群
来源:中国经济网
走进位于浙江宁波江北投创园区的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企业精机事业部和装配车间内各生产线马力全开,大型设备轰鸣声此起彼伏。
中策集团总经理吴杰指着一款产品告诉记者:“这款电控高压共轨大功率发动机,是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国内首台(套)成套装备,产品技术和性能主要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对破除国外技术壁垒具有积极作用。”通过产业布局的转型升级,近几年企业效益稳步增长,不仅国内市场火爆,海外订单也纷至沓来。
今年是宁波江北区建区40周年。近10年来,江北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从弱到强,一方面加强动力装备研发配套能力,开展新型高效动力装备研发;另一方面不断发展自动化成套装备等优势产品,提升产品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重点产品突破和行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如今,采购新设备、上线新项目、加快技术改造成为江北工业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全区掀起一股向“专而精”“大而强”发展的奋进势头。江北工业新技术、新项目、新产品层出不穷,工业增速领跑宁波全市,创新动能加速释放。
江北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不断优化产业生态,加速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绿色”“高科技”“数字化”等字眼已成为江北制造的代名词。
在省级高新园区——宁波江北高新区,国内首家省级功能膜材料(光电)创新中心已正式启用。一个以高端金属合金材料、稀土磁性材料、功能膜材料为主,具有突出规模效应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与此同时,新能源、生命健康、软件与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拉动江北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据显示,去年江北高端装备、新能源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江北区经信局副局长王威表示:“对江北而言,工业是塑造优势、赢得主动的动力源泉,也是稳住经济大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江北坚持把工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在迈向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不断推陈出新,把铝锭、废铜变成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把低矮厂房变成智能车间、未来工厂,工业经济呈现出韧性强、活力足、潜力大的发展势头。
今年,江北区提出加速构建以“1个600亿产业集群、三大重点产业集群和三大新兴产业集群”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体系,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力实施创新赋能、数实融合、空间重塑等九大行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朝着打造宁波市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都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前进。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数据共享互联 更好服务群众
来源:人民日报
“我们将上门走访慰问辖区内老人,请各社区统计好相关数据,及时上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青春山街道富丽社区,网格员王蓓接到通知后,马上行动起来。
登录手机“暖城一表通”小程序,打开居民管理模块,王蓓只用1分钟就提交了统计结果。“这是‘根数据库’系统,包括住址、民族、年龄、工作等筛选条件。在年龄栏输入‘70岁’,附加条件栏点击‘老龄服务’,子目录选‘独居’‘空巢’选项,所需数据就出来了。”
2023年年底,鄂尔多斯市正式上线“根数据库”系统,以街道(苏木乡镇)、社区(嘎查村)基层报表填报为入口,通过一个端口采集、一个系统管理,统一数据标准、格式规范、字段标签,规范数据内容,实现街道、部门按需查询,高频数据一键提取。
“‘根数据库’通过一次录入,批量导入街道社区原有数据,纳入医保、卫健、市场监管等9个部门的18类数据,系统自动比对、关联和纠错,数据信息更加完整准确,还能一键生成民政、医保、住建等部门的36张高频报表,随用随取。”鄂尔多斯市大数据中心主任兰天介绍。
“根数据库”上线以来,基层网格员每周填表报数时间缩短8小时以上,实现了“数据跑路、基层减负、服务加速”。青春山街道办事处主任韩毓说,“根数据库”使基层工作人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集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目前,鄂尔多斯市在东胜区、康巴什区、杭锦旗的7个街道、1个苏木试点运行“根数据库”,完成了40多个村、社区的数据统计,涵盖人口20.17万人、房屋13.12万个、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8万家。
“‘根数据库’织密各类数据共享互联‘一张网’,不仅为基层工作人员减负,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基层治理效能。”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耿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