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DeepSeek“快车” 津城百业生变(一)
“
人们对AI(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和讨论由来已久,但却从未像如今这般贴近生活。火爆“出圈”的DeepSeek(深度求索)将AI技术带到百姓身边,如同巨石投向静湖,泛起层层涟漪——很多人纷纷用AI“武装”自己、以往犹豫观望的企业果断入场、高校迎来内容强大的“虚拟专家”、政务效率成倍跃升……一股全民AI热潮扑面而来,国产化AI生态开始重塑。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DeepSeek相关用户、企业、算力中心等主体,感受AI带来的变化。
”
是助手也是朋友 DeepSeek用法花样百出
“来这座城市快四年了,我很迷茫,迷茫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没有得到一个特别好的结果,没有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工作也出了状况,从而陷入迷茫与不自信中。我想问你,此时此刻的我怎么做才是最优解?”
“亲爱的朋友,看到你写下这些文字时,我能感受到你内心翻涌的浪涛。作为一个从东北独自出来闯荡的女孩,你的坚韧本身已是一首值得被听见的‘诗’,让我们慢慢梳理这些被缠绕的线头……你并不是失败者,而是站在了重新校准人生坐标的节点……”
这是网上一位“90后”女孩与DeepSeek的对话,引发超10万人的点赞。“DeepSeek果然通人性。”“像一位老者穿越千年,用强有力的语言抚平着年轻人的惆怅。”“DeepSeek已荣升为知心朋友,可以倾诉,可以求解,我已经离不开它。”“这是DeepSeek独有的中国式浪漫!”……很多网友深受触动。
在DeepSeek诞生之前,AI大模型给很多人的印象是十分深奥、“高大上”,有的成本也不低、应答“机械呆板”。而“说人话”“对话具有情感倾向”“实用性较强”正是DeepSeek迅速走红的重要原因。它使用起来几乎没有技术门槛,人人可用,“拟人化”应答更让它从单纯的数字工具升格为“情感陪伴者”。
公开数据显示,DeepSeek-R1开源模型发布后,短短一周的用户数便突破1亿个。不过,就像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飞天猪”一样,在太乙真人这里是可爱的猪,到哪吒那里便成了滚烫的风火轮。DeepSeek这一AI工具,在不同人的手里,用法和效果也各有差异。
最近,北京海创易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刘晓龙正在研究半导体项目。他把写国内半导体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及行业报告的活儿交给了DeepSeek。
“没想到它思考几秒后,很快调取出行业最新情况及相关财报数据,并迅速整理成报告。而在以往,助理得忙活两三天才能完工。”更让刘晓龙感到惊喜的是,DeepSeek竟然会像人一样层层推理和思考,是一个不错的“工作搭子”。“它的逻辑思维缜密,想到的点也比较全,给我很大启发。”他说,DeepSeek能节省大量研究分析的时间。不过,对一些生物医药等行业细分领域来说,它掌握的信息量有限,需要自己加上专业内容,最终才能形成投资方案。
在大学教师张娟眼里,DeepSeek更像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超级助手”——炒菜时提供个性化菜谱,写文案时呈上好点子,晚上还能帮忙辅导孩子作业。“以前老觉得AI离自己很远,可有可无的,现在分分钟都离不开。”她说,“上网搜东西也常用DeepSeek,没有广告等无关内容,信息比较精准。”
与此同时,大量自媒体用户正在用DeepSeek生产各类信息内容,软件开发者基于DeepSeek技术底座开发新应用、新产品。
不过,也有学者担忧,如果人们过度依赖AI技术,可能产生认知退化等“副作用”。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天津市自主智能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汪剑鸣认为,个人在使用DeepSeek等云端部署的模型时要谨慎使用个人隐私数据,在情况许可的条件下,可以先对数据进行脱敏,然后再输入大模型,避免隐私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