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所高校陆续开展有关DeepSeek的实践应用
今年年初,国产大模型DeepSeek(深度求索)横空出世,凭借其强大的推理能力与多场景适配性,震撼全球。新学期伊始,我市多所高校陆续开展有关DeepSeek的实践应用,将其融入教育教学、智慧校园管理等多个方面,为高校发展注入新动能。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借由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对DeepSeek大模型实现重磅升级,全面集成DeepSeek系列模型,在响应速度、并发量及稳定性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每分钟能够处理或生成两千万个Tokens,使得在校师生能够全方位畅享人工智能应用,不再受“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的困扰。平台具有高度的易用性、兼容性和开放性,操作简易,师生无需关注基础设施与底层原理,仅需聚焦日常需求,便可轻松DIY属于自己的大模型应用。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采用学校自有高性能算力支持,将DeepSeek纳管于学校数据中心,由学校网络安全管理防护体系保障隐私数据安全。目前已完成DeepSeek-R1(满血版)的本地部署并上线试用,面向全部在校师生提供服务。并将依据师生反馈情况推进本地数据训练,持续提升系统功能和用户体验。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成功接入的DeepSeek-R1/671B(满血版)具备卓越的复杂推理和深度交互能力,能够提供多功能一体化服务,涵盖复杂逻辑推理、长文本深度分析、知识问答、文本创作、个性化学习支持等多个方面,满足师生在科研、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此外,与学校合作的超星教学平台和中国知网研学平台也已实现DeepSeek模型的部署,共同为学校教学、科研注入强劲的智能动力。
河北工业大学
在河北工业大学,学校针对人工智能专业课程教学需求,构建深度适配的课程知识库,基于DeepSeek大模型开发了人工智能助教系统(河小学)。该系统以人工智能课程为突破口,把丰富的教材内容和经典例题囊括其中,学生可随时在系统内提问课程知识点,模型会检索知识库并迅速给出答案,提升学习效率。
天津外国语大学
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借助于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学术、个性化学习、跨文化实践及创意孵化等核心能力,全体师生通过校园融合门户登录后,可进行文献检索、论文润色、多语言翻译等,结合模拟的多语种对话场景,强化语言应用能力。平台还可以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生成定制化学习计划与习题解析,并支持学术写作、活动策划、代码开发等多元化场景。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这个学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上线DeepSeek系列模型。开学第一天,该校专业课教师刘鹏鑫在讲授面向对象编程技术课程时,通过DeepSeek在C++(一种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可构建的智能化教学闭环,其AI(人工智能)模型能自动生成符合语法规范的代码案例,通过注释逐行解析指针、模板等难点,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借助AI快速生成梯度化习题库,自动批改作业并生成学习画像,精准定位群体薄弱环节,通过交互式沙盒环境实现‘编码—调试—优化’的沉浸式学习循环,在有限的课时内显著提升C++教学效率,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言传身教,增强学生AI素养。”刘鹏鑫说。
天津商业大学
在天津商业大学,学校开设了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人工智能应用通识选修课程,包含学生在创新创业、科学研究、商业数据分析、办公应用等领域专业知识库建立和使用。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人工智能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高效赋能作用。
天津职业大学
这个学期,天津职业大学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基础,依托DeepSeek大模型,不断完善天职智航平台。“接入大模型后,系统会根据学生、教师、管理员等不同用户角色,自动提供个性化的网络和信息化使用指南,同时AI算法会对师生网络和信息化使用故障报修数据进行分析,对网络设备状态实时监控和故障秒级定位,执行修复操作,减少人工干预,实现网络信息化使用故障智能维护,运维效率显著提升。”学校网信办高级工程师吕春明说。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同一时间,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DeepSeek大模型与数据中台办事大厅应用库和学工知识库对接,利用电脑和手机终端解答师生关于学习、生活、校园活动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信息咨询和建议服务,为师生提供办事大厅各项业务的详细办理流程和指引,帮助大家快速完成各项事务办理。
“市教委开展多场有关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交流活动,组织全市高校对DeepSeek在校园的部署和深度场景应用进行研讨。接下来,我们将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试点校培育。随着模型迭代与生态完善,DeepSeek将进一步推动天津教育数字化的加速转型,不仅为师生创造更高效、更智能的学习与工作环境,也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天津智慧与力量。”市教委网信办主任王振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