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大数据 | 贵州数字经济全面发力;重庆持续推动全域数字化转型;山西七部门印发企业数据填报“一件事”工作方案……
贵州数字经济:全面发力 多方领跑
1月14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25年度首批“灯塔工厂”名单,贵州轮胎成功入选,成为全国轮胎行业首家,贵州省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这标志着中国轮胎行业实现了全球“灯塔工厂”从0到1的突破。
近年来,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围绕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推动数字生产力加速形成,数据活力加速迸发,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稳步推进,有力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年,贵州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全省数字经济增速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电子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算力“扩能”推动产业腾飞
1月10日,交通银行贵安新区数据中心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封顶。该项目负责人介绍,一期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投资约15亿元,部署约2800个机柜,超过5万台服务器。建成后,将加速交通银行算力资源平台建设,形成多地多中心高容错大算力布局。
近年来,贵州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以贵阳贵安为核心,进一步优化结构、做大集群,全省重点数据中心累计达到48个,算力规模超过55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智算占比超90%,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通报2024年度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发现的有效做法,“贵州省贵安新区聚焦‘算力+产业’,积极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获通报表扬。
“今年贵州算力规模要达到150EFLOPS,任务十分艰巨。”贵州省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谋定而后动,贵州从存量挖潜与增量拓展两个关键维度协同发力,建设算力高地。支持华为云、电信、移动、联通、腾讯、美的等数据中心扩大投资,提升规模。坚定不移引进高质量数据中心,对已经签约的上海燧原、国家级罕见病大数据中心等,加快与企业磋商落地细节、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尽快开工建设。
数据应用赋能千行百业
数据的价值在于应用,应用的关键在于场景。贵州紧扣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经济转型中的突出问题,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用数字技术应用重塑各行各业。
作为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医学大模型,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39AI全科医生”已成功通过大模型上线备案,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工具,广泛应用于全国3000家基层医疗机构,且与2000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数据应用赋能政府治理,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数字化转型。安顺“安心干”、铜仁学生营养餐校农云、荔波小七孔智慧旅游等应用场景百花齐放,切实带来便利化、幸福感。
加快推广重点行业和领域大模型应用,数据应用赋能产业数字化亮点纷呈。贵州在电力、医疗、有色金属等行业落地大模型应用,打造轮胎、电力、化工等50余个应用场景,20个大模型算法和应用通过备案。
颁布实施全国首部数据流通交易地方性法规《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促进开放共享,释放公共数据价值。2024年,贵州数据共享开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新增上架共享数据目录3600个、数据资源3600个,新增开放数据集2000个,实现数据共享交换6亿次,提供开放数据服务20万次,在全国开放数林指数省域综合排名中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三。
数字产业能级持续提升
作为全国最早发展大数据的地区之一,贵州连续10年实施大数据战略,奋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持续壮大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着力打造数据中心、智能终端、数据应用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切实推动数字产业蓬勃发展。
位于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的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躬耕大数据领域,实现了全国60%以上省份的数据资产化覆盖,市场占有率超过10%。
“接下来,将着力推进数据宝在东部上海等地区人才深度服务贵州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打造数据开发利用‘贵州样板’,为全国深入开展数据要素流通利用工作提供‘贵州智慧’。”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寒林说。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作为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之一,以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截至目前,集聚企业1355家,累计集聚华为云生态伙伴企业64户,其中大数据相关企业占比高达806家。
优势产业集聚,推动形成“强磁吸”效应,进一步带动投资增长。2024年贵州动态完善数据产业“一图三清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强链延链补链,大数据领域投资超230亿元,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全年完成投资超年度目标10%以上,民营企业投资首次实现占比过半,成为驱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数据产业能级持续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累计完成交易额73.95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超2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以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为契机
重庆持续推动全域数字化转型
2月8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建设“六区一高地”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聚焦2025年重庆市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建设。市大数据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胡军国介绍说,近年来,市大数据发展局充分发挥数字化变革的引领撬动作用,初步建成了数字化支撑有力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和三级贯通协同实战的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下一步,我们将以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为契机,持续推动全域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数智体系化赋能,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胡军国表示。
持续深化公共数据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聚焦数据要素“一组库”,按需迭代一体化公共数据资源体系,完善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数据仓,增强公共数据分级分区分层分域管理能力。推动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公共数据全面归集,提升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提高公共数据共享水平,更加有效支撑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更大力度赋能企业群众办事免交材料免填表,充分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加大公共数据开放力度,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流通使用。建立健全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和授权运营制度体系,充分释放公共数据资源价值,持续满足社会对公共数据资源的利用需求。
持续深化数据资源流通体制机制改革。聚焦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线,着力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在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领域,加大制度探索创新,推动数据资源“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着力推动国企数据资源价值化转化,健全企业数据权益实现机制,让数据资源为国企改革带来新收益。着力推动数据可信安全流通,在汽车、医疗等重点领域,加快构建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可信数据空间。着力升级西部数据交易中心,积极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着力壮大数据产业,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型企业,支持技术型、服务型、应用型数商发展,优化繁荣数据产业生态。
持续推进数字化履职能力重构重塑。大力推动政府履职行为数字化转型,提升核心业务数字化覆盖率,完善一体化协同办公体系,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政务新形态,全面加力数字政府建设。强化三级治理中心主轴作用,健全完善闭环工作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体化事件流转体系,提高线上事件闭环处置效率,提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能力。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政策服务免申办,持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满意度、获得感。强化数据赋能行政检查、处罚、强制等执法关键环节,助力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大幅度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切实保护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推动数字赋能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吃、住、行、游、娱、购数字产品和服务需求。
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山西七部门印发企业数据填报“一件事”工作方案
近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七部门印发《山西省企业数据填报“一件事”工作方案》,针对企业数据多头填报、重复填报等突出问题,推进企业数据填报“一件事”改革。
“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是国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便企利民,激发经济社会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方案》从企业数据填报“一件事”的工作目标、任务、要求三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通过建设“企业数据填报”入口、提供企业数据填报指引、深化“多报合一”改革、加强企业数据共享和安全管理等多种举措,避免了企业数据需要多头填报、重复填报问题,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提升了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在山西省登记注册的企业可登录省政务服务网、“三晋通”小程序,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数据填报”入口,填报市场监管年报(含工业产品获证企业年报)、年度财务报表、统计报表、社保信息、海关管理企业年报等。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