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大数据 | 2024全国数字经济大会新闻发布会召开;中国—东盟数字治理对话在桂林举办;山东推动数实融合……
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新闻发布会召开
6月21日,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大会承办单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拉萨市人民政府、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向与会各方介绍大会的总体情况、主要活动、筹备进展、特色亮点等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锋介绍,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会场将于7月2日-5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大会将筑牢“五大平台”:一是筑牢国际合作平台,持续扩大全球数字经济伙伴城市的“朋友圈”,着手搭建国内外商协会合作网络,推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二是筑牢协同发展平台,探讨深化京藏、京蒙、京疆、京津冀等区域数字合作;三是筑牢技术创新平台,本届大会首设新技术、新产品发布区,众多前沿技术和产品将在大会现场首发、首秀,展示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最新成果。四是筑牢产业发展平台,搭建企业交流平台,努力实现数实融合一体化发展;五是筑牢交互体验平台,本届大会丰富了观众参与、体验的场景,扩大了体验规模。
朝阳区作为主会场所在地,已做好充分准备迎接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北京市朝阳区区委常委、副区长舒毕磊向大家介绍了主会场筹备情况。目前,朝阳区已在区级层面成立大会承办及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大会重点环节承办及安全、医疗、交通、应急、环境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朝阳区将全力做好大会属地保障,并全程参与大会各环节活动。
本届大会的“专业性”和“国际性”更上层楼,据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秘书长赵俊湦介绍,大会将举办六大高层论坛,以数字安全、互联网3.0、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全球治理、数字桥梁跨越喜马拉雅为主题。专题论坛议题分布广,除覆盖数字经济领域主要议题外,新增了打通东西部数字经济脉络的“东西部数字经济面对面论坛”、促进欧亚区域数字经济合作的“欧亚数字经济合作论坛”、推进国内外交流的“数字生态出海发展论坛”、发挥女性力量的“数字经济‘她力量’论坛”、推动无线技术创新发展的“无线技术与应用论坛”等特色专题论坛。
拉萨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鹏飞表示,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拉萨高层论坛是拉萨市连续四年作为大会分会场举办相关活动。今年拉萨市还将组成高级别代表团进京出席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式,参加2024年东西部数字经济面对面、北京拉萨数字经济协同发展合作交流会等活动,这是拉萨第一次在主会场全面展示数字经济发展成果。
在发布会上,各发言人均向大家发出诚挚邀请,期待各界人士关注、参与和支持本次大会,并表示将竭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努力呈现一场创新引领、前沿汇聚、智慧交融的国际会议。大会将为全球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交流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共同推动全球数字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据悉,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经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大会以“开启数智新时代,共享数字新未来”为主题,设置“1+6+3+N”的活动框架,包括一场开幕式和主论坛、六大高层论坛、三大品牌特色活动以及多场专题论坛和系列活动。
中国—东盟数字治理对话在桂林举办
6月19日,中国—东盟数字治理对话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举办。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崧,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奕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王崧表示,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东盟数字合作迈入了快车道,基础日益深厚,内涵不断深化,成果更加丰硕,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亮点,持续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与东盟作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要加强治理协调、规则联通,以中国—东盟数字治理合作新成效为全球数字治理发挥示范作用。为此,他就深化中国—东盟数字治理合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规则联通,共同把握时代机遇;二是坚持安危与共,共筑和平网络空间;三是坚持多边主义,共同维护公平正义。
陈奕君表示,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广西抢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RCEP深入实施等机遇,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数字应用场景赋能增效、数字人文交流走深走实,成功打造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推动与东盟的数字治理合作取得积极成果。面向未来,广西将以本次对话为新起点,从地方层面与东盟各国携手逐浪“数字蓝海”,助力中国与东盟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
东盟副秘书长萨特温德·辛格、老挝技术和通信部副部长凯维索克·索拉蓬、缅甸交通与通讯部副部长鲁蒙、泰国国家网络安全办公室秘书长阿蒙·乔姆乔伊、柬埔寨工业和科技创新部副国务秘书胡·森庆恒、文莱驻华大使拉赫玛尼在开幕式致辞。老挝驻南宁总领事翁巴努·西巴色、马来西亚驻南宁总领事法蒂尔·伊斯迈尔、缅甸驻南宁总领事凯素林、泰国驻南宁总领事彬嘉玛·塔维她雅浓出席开幕式。对话中,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治理”“数据治理”“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合作”等议题分享本国的政策和实践,进行深入的交流讨论,提出有针对性的合作建议,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和东盟数字治理领域的合作。
本次对话由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桂林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来自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东盟国家数字领域主管部门官员,以及东盟国家驻华代表等约80人参加对话。
山东推动数实融合为产业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黑灯工厂”24小时自动运转、数据上“云”为企业生产提效20%、蔬菜大棚内温湿度信息实时采集……当前,山东加快推进数实融合,重点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能源、农业、海洋等领域实现更高水平数字化,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赋予更强动力和更大空间。
智改数转加速推进 工农生产开出“智慧之花”
在位于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潍柴集团一号工厂总装车间,一台台工业机器人快速“飞舞”,一辆辆自动导向车(AGV)忙碌奔走,随处可见的LED电子显示屏上,实时反映产品生产进度的数字持续跳动,平均每85秒就有一台柴油发动机下线。
作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潍柴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融合应用。“视觉识别、在线检测、机器人等诸多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从物料投放到在线检测,全过程实时监测、实时动态调整。”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制造总监王健说。
潍柴集团是山东加速数实融合,推动智能制造和产业数字化的一个典型代表。近年来,山东陆续出台《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提标行动、农业数字化突破行动、服务业数字化提速行动等“八大行动”,加快产业数字化。
在临沂市兰陵县山东绿沃川智慧农业示范园,多台智能设备“各司其职”,工人只需站在设备前输入简单指令,就可完成蔬果播种等操作。示范园负责人龙学源介绍,这一智慧化种植方式采用“物联网+”模式,通过电脑可远程控制众多物联网传感器和各种监控设备,高效保障高品质果蔬生产。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安文建说,去年山东数字经济总量达4.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7%,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到87.3%,产业数字化指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数实融合活力指数均居全国前列。
搭平台、建“大脑” 铺就数实融合新桥梁
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山东推动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抓手。山东持续开展“工赋山东”专项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打造出一批典型场景,带动企业“批量”数字化转型。
在“中国轴承之乡”聊城临清市,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轴承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据临清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光介绍,全市轴承产业上“云”企业超过400家、设备5000余台,相关企业平均用工、能耗均减少约20%。
记者了解到,山东目前拥有46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省级以上平台累计接入工业设备超1000万台,服务全国企业300余万家。
为进一步推动数实融合,实现政府、行业及企业间的数据聚、通、用,为企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经济治理数字化提供技术支持,山东大力推进“产业大脑”建设。
位于济宁市梁山县的山东曙岳车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用汽车生产企业,由于需要大量采购零部件,企业每个月库存占用资金达3000多万元。今年,得益于当地“产业大脑”建设,通过数字化共享平台,该公司所有供应商货物信息实现共享,大大提高了配货效率。
梁山县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孙佩说,梁山县有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800多家,去年,当地围绕专用车产业提升发展所需的数据分析应用场景构建“产业大脑”,汇聚了175家企业的200万条产业数据,开发出产业图谱、集采集销等10多个功能模块,促进部分企业运营成本降低25%。
“重点行业‘产业大脑’的经济效益日益突出,数据价值释放程度越来越高。”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产业推进处处长孙志强说。目前,山东已先后培育32个省级“产业大脑”。
完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数字山东“底座”
数字基础设施是产业数字化的“底座”,山东提出,按照“需求牵引、适度超前”的原则,建强计算“中枢”,壮实网络“躯干”,织密终端“末梢”。
在东营市胜利油田5G智慧油井项目,中国联通东营市分公司服务部署5G终端4900余套,可实现远程启停控制、无人巡检等功能。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副总经理林军说,5G终端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为工厂、高标准农田、无人港口等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撑。
山东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去年底,山东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0.2万个,16市全部达到国家级“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千兆光网用户数突破1100万大关。
通讯网络“越织越密”的同时,以往的算力“孤岛”也在被打破。今年5月,山东算网平台正式启用。济南超算中心副主任郭莹介绍,山东算网平台可以把全省算力服务商和算力用户紧密地聚拢在一起,通过平台的运营为千行百业、千家万户提供算力服务,目前已集成1500多种应用软件,有1000多种应用场景。
“下一步,山东工信部门将瞄准数字化转型主战场,全面提高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深度激发广大企业内在活力,聚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张海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