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津数港 > 正文

一周大数据 | 北京将打造一批互联网3.0标杆应用;上海发布系列激励政策 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重庆首个西部金融数据平台上线

来源:中国新闻网、“新华网”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3-08-27

北京

将打造一批互联网3.0标杆应用 带动产业创新发展

8月24日电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24日在北京市互联网3.0生态发展大会上发布《北京市互联网3.0应用场景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北京的互联网3.0应用在工业、文娱、城市、消费等领域进行了广泛探索,解决了部分行业痛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北京的应用场景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国产3D渲染、智能交互、数字孪生等技术,为带动国产技术的迭代创新提供了“练兵场”。

      大会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朝阳区政府主办,由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网易、数智云科、福石投资公司承办,集中展示了近期北京市和朝阳区在推动互联网3.0产业发展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互联网3.0应用在工业、文娱等领域广泛探索

  根据《报告》,美国在互联网3.0应用方面技术创新活跃、领域覆盖广泛。Meta、微软、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巨头,依托自身较强的软硬件技术能力,不断在工业、文娱、办公等领域,开展创新性示范应用。日韩等国借助在游戏、动漫、数字人等领域技术优势,积极在城市、文娱等领域开展探索。

  《报告》显示,中国积极支持开展互联网3.0应用场景建设。国家层面,先后出台多项政策,鼓励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文旅、智慧城市、工业生产等行业的应用。地方层面,北京、上海、浙江等30多个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举措,均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互联网3.0技术在城市、文旅、工业、消费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带动技术的迭代优化和集成创新。

  《报告》重点分析了北京互联网3.0应用场景建设情况。当前,北京的互联网3.0应用在工业、文娱、城市、消费等领域进行了广泛探索,解决了部分行业痛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北京的应用场景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国产3D渲染、智能交互、数字孪生等技术,为带动国产技术的迭代创新提供了“练兵场”。

  选取26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案例

  《报告》从工业、城市、产业和消费等四大行业领域,梳理出了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文化传播、数字人直播等12个互联网3.0应用的细分领域,并从应用场景的创新性、示范性、经济与社会效益、可推广性等4个维度,选取26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案例,对应用场景的行业痛点、解决方案、技术成熟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总体来看,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数智体育等3个领域,应用场景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准确性等要求较高,现有数字孪生技术在上述领域的应用尚不成熟,相关应用较少,但也出现了小米智能工厂、工体元宇宙、石景山数智体育赛事等探索性应用案例。

  在城市管网运维、智慧建筑管理、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沉浸式消费等6个领域,用户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相对宽松,现有智能交互、三维展示等技术已有一定应用基础,相关场景成熟度处于中等水平,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示范效应的案例,如国家科技传播中心智慧运维平台、首都机场数智空间、蓝色港湾元宇宙等。

  在文化传播、沉浸式文旅、数字人直播等3个领域,互联网3.0技术的应用主要是用于三维展示,提升用户沉浸式体验,相关技术和应用的成熟度较高,涌现出了大量具有较好示范性的应用场景案例,如凤凰文化元宇宙、法海寺壁画艺术馆、首钢SoReal元宇宙乐园、咪咕数字人等。

  加快打造互联网3.0标杆应用

  针对未来互联网3.0应用场景的发展趋势,《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丰富数字内容生态,提升应用场景的沉浸式交互体验,有望成为互联网3.0的重要基础性技术工具。推动互联网3.0技术对文化、城市、工业等传统产业的赋能,以虚促实将是重要发展方向。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表示,北京将深化落实应用场景“十百千”工程,发挥文化、历史、体育、科技、商业、产业等资源优势,加快打造一批创新性强、示范效应突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复制推广性强的互联网3.0标杆应用,带动北京互联网3.0产业的创新发展。


上海

发布系列激励政策 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

随着一系列激励政策加快落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驶入快车道,数据要素价值加速释放。日前,上海发布一系列激励政策,明确对上海数据交易所首次挂牌数据产品和优质数据产品流通的资金支持内容,推出亿元补贴激活数据要素市场,为数据要素产业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了蓝图。

     那么,相关政策将如何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

      上海数据交易所21日发布“数据要素市场繁荣计划”,将面向全国范围内的数据要素市场相关企业,推出关于开展促进数据要素流通专项激励资金的方案,拟设立一亿元人民币的专项激励资金,以繁荣数商生态、活跃场内交易,充分激发数据要素市场活力。

      此前,上海于7月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实施细则》,明确对上海数据交易所首次挂牌数据产品和优质数据产品流通的资金支持内容。

      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借助上海数交所等平台载体及利好政策,围绕数据产品的创造、应用、交易,加快布局,拥抱资本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日,上海发布《立足数字经济新赛道推动数据要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到2025年,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地位基本确立;数据要素产业动能全面释放,数据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引育1000家数商企业。


重庆

首个西部金融数据平台上线

25日从西部金融研究院获悉,西部金融数据平台在《重庆民营企业融资蓝皮书(2023)》发布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正式上线。这是重庆首个服务党委政府决策和金融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金融信息平台。

西部金融数据平台由西部金融研究院、江北嘴财经智库在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的指导支持下,按照数字化、智慧化的思路,通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打造集金融数据采集、清洗、统计、分析、触发于一体的西部金融数据平台。

西部金融研究院、江北嘴财经智库秘书长陈银华介绍,该平台立足西部地区经济金融数据,设立“2+5+2”的基本构架。“2”即设立“中国西部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个宏观经济金融数据模块;“5”,即设立“金融机构”“金融规模”“金融市场”“金融服务”“金融开放”5个模块;“2”,即设立“区县金融数据”“金融实时资讯”2个模块,构建协调统一、兼容可比的金融业统计数据库。

陈银华说,该平台数据主要在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公布的官方数据中获取;无统计口径的指标以抽样调查、例证分析等方式获取;也采用各市场主体自行发布的数据,如上市公司年报、金融机构公布的数据等;还有通过购买第三方专业数据机构提供的相关数据。

陈银华认为,西部金融数据平台对于金融服务重大战略、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对于金融理论与应用研究,对于党委政府制定金融政策具有重要作用。该平台将根据形势变化和运行情况,按照“一年一版本”的节奏对“西部金融数据平台”持续迭代升级,力争在2025年打造成为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数字金融平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