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大数据·天津 | 惠民惠农“一卡通”数字便民、大数据助力智慧监管……看这些区的亮点应用→
和平区
惠民惠农“一卡通” 小卡片服务大民生
今年以来,区民政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协调、监督各业务科室做好“一卡通”管理改革工作。坚持“以民为本”原则。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确保各类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全区各有关部门和街道社区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屏、公开栏、宣传通告等形式,全面畅通改革政策宣传渠道,确保补贴对象知晓补贴资金发放渠道变化。
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该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进一步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以小卡片推动大民生。坚持惠民、便民、利民的服务理念,让“一卡通”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明白卡”“幸福卡”“便捷卡”,以“为民分忧、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用实际行动提升民政惠民“加速度”。
河西区
持续发挥“阳光食品平台”智管智控效能
一饭膏粱系万家,柴米油盐关民生。今年以来,河西区扎实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在守牢食品安全底线、构建放心消费环境等方面主动探索新思路和新招法,稳步推进各项行动见实效,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聚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河西区扎实开展示范引领项目等工作,顺利通过今年天津市食安办组织开展的市级初评。强化“线上+线下”,以“自查摸排+多轮督导”推进现场点位全覆盖检查。持续发挥“阳光食品平台”智管智控效能,累计开展网上巡查78900户次,对于发现的问题已全部监督整改到位。积极开展“后厨直播,扫码+查看”活动,分批次开放餐饮单位后厨监控视频画面,现已实现万象城和国贸中心2个商业综合体餐饮单位“覆盖+公示”两个100%。紧紧围绕“食材全链条管理”和“场所全流程管控”两条主线,探索实施“6个到位6个标准化”的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六位一体河西模式”。
同时,严守食品安全红线。推进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督促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配备食品安全总监147人、食品安全员2459人。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包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2038家经营主体全部包保到位。扎实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行动,已完成全年5600批次任务。严守重点领域食品安全,集中开展食品生产、流通及餐饮服务环节多个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者28639户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进一步压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
围绕“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河西区持续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为7家“放心消费示范企业”授牌,推动形成了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治、社会监督、消费者参与为一体的消费环境共建共治格局,持续营造了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蓟州区
大数据助力实现大气环境精细化、智能化监管
12月28日,《中国环境报》报道我区用科技“小不点”解决环境“大问题”的文章:
“巡查组请注意,城东大通工地监测设备显示:PM10异常升高,请抓紧排查。”
“报告指挥中心,大通工地内部倒运渣土未使用雾炮,场区内部道路洒水不及时,积尘严重。已经协同住建部门通知该项目立即停工整改。”
……
在天津市蓟州区蓝天保卫战工作群里,如同上述的调度每天都在发生,指令清晰、处置流畅,一件件大气污染问题就在这样的程序下消灭于萌芽。
是什么让蓟州区的生态环境管理者拥有了“火眼金睛”?“是这个‘小不点’,它可以实时精准告诉我们空气质量异常的方向和地点。”在大通工地入口处,蓟州区蓝天办负责人马建伟指着路旁耸立的仪器设备说。马建伟口中的“小不点”是蓟州区大气环境精细化智能监管平台的末端监测设备。
目前,蓟州区在辖区范围内共布设了30台设备,以城区为中心,呈环形分布,延伸到周边区县交界处。这套监测网能实时监控各个方向的空气质量情况,能够给污染源定位和分析产生原因,并通过平台及时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的科技化支撑、实时化监管、精准化执法、精细化治理,以及PM2.5和O3的协同管控。
马建伟表示,三年前,蓟州区当时还没拥有完整的污染源溯源科技手段,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并追踪污染源。“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精细化监测和数据分析支撑,无法定位问题点位、污染量级和量化目标责任,无法实时监控大气污染物的超标状态。”
为提高治理精度和管理效率,蓟州区生态环境局积极推动大气环境精细化智能监管平台建设,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区的监管网络。平台工作人员只需要根据末端“小不点”的监测数据,结合蓟州区气象条件、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地形等因素,在秋冬季颗粒物综合污染、夏季臭氧污染、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大范围区域污染等情况下,按照日、周、月等形式对全区空气质量进行研判分析,相对应地提出管控方案。在此基础上,持续分析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和原因,不断调整管控措施,以便于指挥平台快速识别重点污染区域。对于沙尘天气、空气自动监测站校准等监测数据异常的情况,可以实现及时上报、快速处置,尽最大可能减少异常数据对蓟州区总体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
蓟州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建军表示,近年来,蓟州区国家重点考核的六项空气环境质量指标均明显变好,特别是PM2.5年均浓度由2018年的54微克/立方米,改善为2022年的31微克/立方米,连续5年领跑天津全市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