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大数据·天津 | 本周各区数字产业新动向
1+13+42+25+168!
这串数据,是咱区“智慧养老”的成绩单!
近年来,河东区立足区情实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通“堵点”,消除“痛点”,以实现居家社区“一刻钟养老服务生活圈”为目标,连续6年将养老载体建设纳入区20项民心工程,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杭路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依托河东钟山医院建立,可为上杭路街域1万多名60岁以上老人提供综合养老服务。“三入四嵌一床位”服务,涵盖“入托”“入照”“入户”“嵌餐”“嵌智”“嵌康”“嵌护”和家庭养老床位,深受周边老年人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还提供25个床位,用于短期托养和术后康复,为老人提供“喘息服务”。
除了建立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河东区还坚持“产业撬动事业发展,事业带动产业革新”,依托海河金贸府公建配套,建立1000平方米的河东区实景式养老服务能力引领基地。基地涵盖河东区居家和社区为老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全场景适老化产品展示馆、康复辅助器具体验馆和居家养老服务呼叫中心四大板块,集养老服务大数据、智慧养老管控、照护培训、适老康复器具体验、产业研究咨询服务等于一体。
目前,全区已建成1个区级养老服务能力引领实践基地、13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2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以及25个一级老人家食堂,依托全区16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二级老人家食堂,实现区域内为老服务效能最大化,并积极拓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与医疗机构开展联动,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
南开成果入选
“2023中国智能制造
十大科技进展”
日前,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正式发布了“2023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和“2023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由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深圳研究院、天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发的“活体细胞精准操作机器人技术及系统”入选“2023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该项目旨在利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实现自动化活体细胞操作,对解决农业育种“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在生物医药、脑科学研究等14家单位开展了示范应用。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活体细胞操作对生物医药的发展、农业育种关键核心问题的解决都具有重要意义,且需求增长迅猛。然而,活体细胞有生命,操作成功率低、操作后成活率低、后续发育率低,这对机器人技术提出了极大挑战。
面向生命科学发展对活体细胞操作的迫切需求,南开大学赵新教授团队展开科研攻关,研发基于最小力的精准定点操作技术、基于最小应变的精准微创操作技术、面向最小去核量的定量去核操作技术,研制出国内活体细胞精准操作机器人系统。
据赵新介绍,面向变形体的机器人精准定点操作技术,针对细胞表面形状不规则、细胞受力变形位置变化、操作工具在细胞内部移动引起目标位置漂移等问题,发明了无接触细胞三维形态测量与最佳接触位置选取方法、基于最小力的机器人化精准细胞拨动方法、基于细胞核动态位置漂移建模方法,实现了精准定点操作,提高了细胞操作成功率。
“机器人化精准微创操作技术,针对操作工具穿入细胞及细胞内施加负压带来细胞损伤等问题,发明了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超声振动显微细胞穿入系统、最佳去核压强的确定方法,实现了精准微创操作,提高了操作后细胞成活率。”赵新说。
赵新表示,机器人化定量去核操作技术,则针对盲法去核遗传物质不可见、细胞姿态影响去核量、去核量实时检测等问题,发明了基于增强现实的定点去核方法、基于细胞姿态的定量去核方法、基于生长域的微管内增量式细胞质速度场检测方法和去核量测量方法,实现了全部去核并减少去核量的目标,提高了细胞后续发育率。
该项目为生命科学研究与成果推广提供自动化细胞操作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机器人系统操作培育的首批克隆母猪已用于育种生产,在京津冀14家生猪养殖单位繁育后代1.9万余头,经济效益1.3亿余元,为解决我国原种猪“卡脖子”问题提供了原创技术。
据悉,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是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等15家国家一级学会、16家企业、12家科研机构和12家高等院校联合组成的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遴选出的优秀项目。2023年10月,“活体细胞精准操作机器人技术及系统”项目以总分第一名入围。此前,该项目获得2022年度天津市技术发明特等奖。
东丽区召开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近日,东丽区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网信工作。区委书记贾堤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秦陈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全国、全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工作部署。
贾堤指出,近年来,全区网信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落实到网信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细化实化为一条条政策、一项项工作、一个个抓手,不断开创新时代网信工作新局面。
贾堤强调,要认真履职尽责,扎实推进全区网信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更好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为东丽全面建设科创绿谷、都市新区提供坚强网络保障和信息化支撑。一要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有力服务东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二要坚持管得住是硬道理,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持续开展“清朗”“净网”“亲清护企”等系列专项行动,不断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三要坚持用得好是真本事,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围绕电子信息、基础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深化数据资源共享,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
贾堤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网信铁军。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守网信工作政治属性,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推进网信工作,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网信工作的能力。要强化责任担当,各单位“一把手”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各成员单位要紧密协同、高效联动,形成分工负责、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夯实队伍建设,选优配强网信干部,把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融入网信队伍教育管理监督各环节,深入推进网信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正风肃纪反腐,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网信铁军。
区委网信办、工信局、张贵庄街道围绕如何做好网信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
区领导刘跃民、李长凯、唐茂华、李健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