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大数据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江西省数据局揭牌成立;山西成立数据流量谷......
兵团数据局揭牌成立
来源:人民网
2月3日,兵团数据局揭牌成立。兵团党委常委、副司令员、秘书长李旭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
会议指出,兵团数据局的成立是兵团党委、兵团全面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和数字政府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兵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加快数字化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中的重大战略意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数字化改革工作决策部署,加快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努力建设数字兵团,坚定不移把兵团党委、兵团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强化顶层设计,着力开创新时代兵团数字化发展工作新局面;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网络和数据监管,构建数字兵团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整体谋划、统筹推进,确保形成一体推进的工作合力;要加快思想融合、职能融合、业务融合,不断提升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各项工作的能力,推动兵团数字化改革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自治区通信管理局、自治区数字化发展局、自治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及部分在疆信息化数据服务相关单位及兵团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揭牌仪式。
江西省数据局揭牌成立
来源:人民网
2月8日,江西省数据局揭牌仪式在南昌举行。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珠峰出席仪式并揭牌。
任珠峰指出,在省发改委挂牌成立省数据局,是江西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加快建设数字江西的重大举措,也是我省进一步优化管理体系、更好发挥数据作用的重大改革。他强调,我们要知恩感恩,自觉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落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要求,全力抢抓“数据”机遇,以“数据”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效能治理、人民高品质生活;要知责尽责,充分发挥宏观统筹和综合协调能力,全面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协调推动数字江西、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规划和建设,持续提升数字江西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要知重负重,充分发扬发改系统善谋善思、敢拼敢创的优良传统,全力加快资源整合、队伍磨合、业务融合,着力提升数字思维、数字素养、数字技能,把省数据局建设成为“企业满意、群众认可、服务一流”的模范机关。
山西数据流量谷揭牌成立
来源:科技日报
2月上旬,记者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获悉,山西数据流量谷日前揭牌成立。这标志着被誉为“数据要素第一园”的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发展取得新突破,实现物理空间和产业模式的双重升级。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由“园”升“谷”,带来的是数据要素价值的全面释放、精准高效的全链招商、稳扎稳打的项目落地,以及创新多元的人才培育。
2020年10月,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落地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该生态园聚焦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通过市场化产业化手段创新打造数据要素价格洼地,形成规模以上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同时,生态园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不断汇聚数据要素价值创造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数据要素第一园”。
作为全国首家以数据要素为驱动的数字经济园区,山西数据流量生态园运营三年来结出了丰硕成果:数据要素流通交易规模突破39亿元,拉动入园企业累计营收超305亿元;吸引718家数字经济企业入驻,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7家,培育“四上”企业49家;带动大学生就业逾1万人……
未来,山西数据流量谷将突出“数据要素×科技创新引领,算力算法支撑”两大特色,致力于从“数据要素”向“数据—算法—算力”三要素协同升级,重点培育智造经济业态,推动数字经济做大做强。预计到2025年,山西数据流量谷将集聚2000家数字经济企业,辐射带动10万人就业,数据要素流通交易规模达到100亿元,数字经济增量规模超1000亿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江西力促数字经济做优做强
来源:经济日报

图为格力电器(赣州)有限公司空调自动化生产线。经济日报记者 刘兴摄
新增江西联创电子、晶能光电(江西)、龙南骏亚3家公司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累计上云企业34.3万家,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958个……2023年以来,江西纵深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创新数字经济路径,加“数”前行。2023年全年,江西数字经济增加值预计突破1.2万亿元。
数字产业稳健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江西吉安高新区,伊戈尔磁电、江西宇宙电路板设备等一批新项目陆续竣工,立讯技改升级、博硕科技可穿戴产品智能化生产线等大项目相继投产,为园区火热的生产建设再添一把火。
江西宇宙电路板设备有限公司制造部副总经理王顺治介绍,伴随新能源和医疗等行业的爆发,旺盛的市场需求带动公司迎来高速发展。“我们抢占数字产业新赛道,将一块光铜板制作成一块印制电路板,甚至定制专属的自动化生产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广受欢迎。”王顺治说。
电子信息产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江西电子信息产业起步较早,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是江西重点培育的首位产业。目前,江西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已站稳万亿元台阶,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中部领先位置。围绕数字经济发展,江西在省级层面梳理确定了20条细分赛道,包括专业芯片、电子材料等7条基础赛道,VR、元宇宙等6条新兴赛道,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等7条融合赛道。
近年来,南昌市红谷滩区强化世界VR产业大会成果运用,持续抢抓元宇宙及VR产业加速发展的重要“窗口期”,不断深耕产业赛道、深化数字赋能、夯实新型基建,全力打造江西省数字经济创新引领核心区。如今,红谷滩区形成以VR科创城为核心,以慧谷产业园、用友产业园、美翻跨境电商产业园、仟得流量经济产业园、凤凰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为支撑的“一城九园”产业布局。目前,“一城九园”内企业年度营收合计超1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量超1500家。
2023年,江西认定三批65家省级数字经济集聚区,其中13家集聚区数字产业营收规模超百亿元,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突破3800家。4家数字企业获批第30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企业入围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威尔高电子创业板上市、中旭未来港交所上市,南昌矿机集团成为主板注册制首批上市企业。
数实融合步伐加快
在发力VR产业、移动物联等数字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江西通过建设数字化智能工厂、培育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流量经济产业园等举措,推进“数实融合”步伐,让数字经济成为“变道超车”的新引擎。
目前,江西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2家、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15家,累计上云企业34.3万家,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958个;同时,加快建设全省智慧农业“123+N”平台,建成400家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11家智慧农场(渔场、牧场),1.7万余家“三前”农业主体纳入平台管理,开具“区块链+合格证”3362.5万余张,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乘着“数实融合”的东风,南昌市青山湖区主动迎接新经济,谋求新发展,大力实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不断深化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数字经济企业总数突破2000家。
通过人工检验每分钟只能检验15米至20米布匹,运用人工智能视觉算法每分钟可以检验60米至70米。无需人工,几台机器便能完成质检,这是依靠百度飞桨(江西)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为针纺企业打造的新应用场景。
2023年2月,百度飞桨(江西)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开业,该中心主要在重点产业集群推广人工智能应用示范,为企事业单位数字化升级提供“云智一体”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针纺企业试水5G智慧工厂。在江西豪驰实业有限公司厂房内,5G技术与智能制造充分融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控制软件驱动立体式生产线。一批批T恤衫通过流程化制作、标准化筛选、吊挂运输、智能分拣等工序完成包装下线。该项目2023年生产成衣4800万件,实现产值20亿元,出口创汇2.8亿美元,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
不仅是制造领域,数字化还为企业产品销售找到新出路。江西流量经济产业基地、江西跨境电商产业基地等平台载体满园运营,借助电商平台开展具有自身特色、错位竞争的线上促销活动。6家电商产业园获批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南康家具市场入围前十强国家电商示范基地。随着江西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销售已经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渠道。2023年,江西省实现网上零售额3107.6亿元,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20.0%,同比增长13.8%。
数据基底不断夯实
工业陶瓷是萍乡市湘东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湘东区获评“中国工业陶瓷之都”称号。在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中,湘东区的陶瓷厂给人的印象是高能耗、高污染。江西华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湘东工业园里较大的陶瓷厂之一,走进厂区,数据监控中心巨大的屏幕呈现在眼前,温度、用电、用气、排放等数据可监测每个生产环节。
“通过改造,我们厂从生产到包装均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线由原来的6条整改成4条,不仅能耗降低了,而且产量由原来日均7万平方米提升到日均11.5万平方米。”公司设备部经理朱海燕说,全面改造升级之后的厂房,生产线实现了自动化,监控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实现了智能化,大气排放低于全国标准,废水更是实现了零排放。
除了工业,数字应用还在农业生产方面大有作为。在湘东区排上镇制种基地,稻田中一台不起眼的设备——智能监测物联网基站,却有着强大的功能,气象、虫害、土壤、图像等信息都在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的大屏幕上被实时监测。
“数字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会起到牵引作用。”江西省发展改革委高新技术产业处处长姜鑫表示,“新基建”加快应用落地,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去年,江西实施新基建“项目大会战”,307个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11月,江西省新建5G基站3.8万个,累计达10.3万个,在“5G乡乡通”基础上实现行政村5G通达率91.6%;5G用户数达2182.6万,每万人5G基站数达22.9个;千兆光网用户数达505.2万,同比增长73.7%;NB-IoT(窄带物联网)网络实现县以上全覆盖,移动物联网用户数达3479.3万,同比增长25.8%。江西省新建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3个,累计建成14个,在全国排名第九位,累计标识解析量达61.1亿次;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布局,高标准谋划建设省先进算力中心,智算中心一期已启动建设。
为汇聚数据资源、突破数据壁垒、激发数据活力、保障数据权益提供法治保障,江西激活数据要素价值,颁布《江西省数据应用条例》,印发实施《江西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先后出台数据分类分级、目录编制、接口对接等28项地方标准规范,为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提供统一技术标准。
姜鑫表示,2024年,江西省将进一步搭建数据交易平台,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激发数据要素价值,为推动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